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島的東部,面積12.5平方公里?!吧讲辉诟?,有仙則靈”。向來以佛教圣地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聞名中外。
普陀山在東海,為什么稱“南海普陀山”?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上會稽,祭大禹,望于南?!钡挠涊d,以為古代稱普陀山為南海;二是因為中國歷代帝王大都在北京建都,習慣把南方的海域稱為南海。
其實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漢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神像回國,途經蓮花洋遇風濤,以為觀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稱“不肯去觀音”。五代梁朝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觀音院。宋元豐三年(1080年)朝廷賜銀,改建為寶陀觀音寺。從此香火興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欽定為觀音道場,并根據佛經“補怛洛迦”,更山名為普陀洛迦山,亦稱補陀洛迦山。明朝時,把蓮花洋南的一小島稱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兩個山名。
? ? ? ?而觀音在古天竺就稱南海觀音,相傳是因為:一、觀音出在古天竺(今印度),而古天竺屬南亞,加上觀音所在的補怛洛迦山在南海,故稱南海觀音;二、“南?!迸c“南無”所似,唐代著名文學家王勃的《觀音大士贊》曰:”南海海深幽絕處,碧紺嵯峨連水府,號名七寶洛迦山,自在觀音于彼住?!蓖醪溆?/span>676年,就算此《贊》作于676年,亦比“不肯去觀音”到普陀山早187年??梢?,不是因為有了南海普陀山才稱南海觀音的,恰好相反,是因為南海觀音,才把普陀山改稱為南海普陀山的。
? ? ? ? 南海普陀山之稱,是佛門對外交往的需要,是元初由普陀山和尚如智和一山提出的。
據《續資通鑒》記載:元初,中斷了中日邦交。后來,根據刑部尚書崔之疏,決定與日本通好??紤]到日本信佛教,普陀山有日本和尚留“不肯去觀音”的這層關系,朝廷先后兩次派普陀山和尚出使日本。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正月,朝廷派王積翁出使日本,并命普陀僧如智同往。當時,如智提出:觀音應沿用古天竺的名號,稱南海觀音,普陀山既然是觀音道場,亦應改稱南海普陀山。后因王積翁被醉酒的部下所殺,出使未成。
? ? ? ?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元成宗下詔曰:“命普陀高僧一山出使日本?!碑敃r,一山有兩個頭銜:一是江浙釋教總統;二是敕封為妙慈弘濟大師。一山認為,既然朝廷看重日本和尚留“不肯去觀音”的關系,就應該告訴日本人,留不肯去觀音處已是觀音道場,日本人一定會感到鼓舞。但普陀山這個山名與菩薩名號貼得不緊,外國人不易理解,應該根據南海觀音的名號,改稱南海普陀山。
一山是以南海普陀山住持的身份去日本的,由于他宣傳了不肯去觀音和觀音道場的來歷,受到日本政府和佛教界的敬重,。一山留日本19年,創了“一山派”禪學。一山病故后,,贊曰:“宋地萬人杰,本朝一國師?!辈⒃谀隙U寺為他建塔、祠。一山的這次出使日本,不僅為恢復元初中斷的中日邦交立了大功,而且把南海普陀山之名傳遍了日本。
文字摘自‖普陀山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