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佳縣縣城出發
順著沿黃公路
行駛大約20分鐘左右
就可以看到
一個三面環山的村口
村口的小路
一直蜿蜒至村中
泥河溝村
一座黃河岸邊的古村落
泥河溝村地處黃河沿岸
水資源豐富
土質較好
獨特的地理位置
讓這里的紅棗
皮薄肉厚、營養高、口感獨特
在這座不起眼的村落里
生長著各齡棗樹1100余株
這其中
樹齡最長、主干最粗壯的
一株古棗樹被譽為
“千年棗樹王”
樹高8.3m、胸圍3.45m、冠幅13.4m
據年輪測算樹齡已達1400年之久
是中國棗樹的活化石
相傳
明萬歷年間,古葭州瘟疫流行,死者甚多。白云山開山道士李玉鳳見百姓遇到如此大難欲施法救治。來到桃花渡口時天下大雨,木船無法擺渡,只好順河而上,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時,遠處現一河灣,沿河灣而入,現一村莊,全無瘟疫之狀。于是真人問一村夫:“此乃何方?”村夫答道:“駒會擰合溝?!痹捯魟偮?,玉鳳真人打坐升空,拱手閉目念叨咒語,忽見五條褐色長龍擰合成柱,騰空而起,火紅的仙果落在地上。玉鳳真人收好仙果,回到白云洞,將仙果配合草藥煎熬成湯。眾患者飲此湯藥一口,當日疫病痊愈。沒過多久,佳州瘟疫悄然而退。后來,五條褐色長龍變成了千年棗樹王,仙果變成了千年棗樹上結出的油棗,“駒會擰合溝”也就是現在的泥河溝。
2013年5月
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14年4月
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是中國西北地區唯一入選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農業系統
沒有沿黃公路之前
紅棗出山
需要沿著黃河逆流而上
一端系在船上
一端系在岸邊的纖夫身上
一個把舵人 一船紅棗
岸邊的纖夫
永遠是問號般的身軀
在崎嶇不平的黃土高原上
來回行走20余天
只為了賣出去
為之操勞了一年的紅棗
2017年8月28日
沿黃公路通車
這條沿黃西岸修建的南北公路
北起榆林市府谷縣
南至渭南市
隨著沿黃公路的通車
泥河口村的紅棗
臨河而生
臨路而出
然而不變的
是泥河溝人對棗的深情
作為經濟作物
棗不僅帶給人們富足的生活
棗的文化、棗的神圣
也早已融進當地人的血脈
過年趕個“棗”,來佳縣旅游吧
葭州古城
欲尋天下至美處
千古絕唱葭州城
在古城中
聆聽黃河的波濤洶涌
目睹大地的悠然闊野
白云山
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道教名山
白云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
后因終年白云繚繞
稱為白云山
香爐寺
位于縣城東200米
東臨黃河、三面絕空
素有佳縣八景之一
"香爐晚照"之美譽
云巖寺
以石窟為主的佛寺
位于古城南1公里的青嶺下
千年棗園
一棵棵粗壯高大的棗樹
一根根結實繁茂的枝干
姿態各異
令人驚嘆
赤牛坬民俗文化村
灰色的外墻
鵝黃的門窗
棗紅的墻頭
是全國第三批美麗宜居小鎮
和美麗宜居村莊
神泉堡革命紀念館
轉戰陜北期間居住了57天的地方
除了美景,還有美食
馬蹄酥
酥角
佳縣堿餅
螅鎮芝麻餅
佳縣包頭肉
還有
燉羊肉、洋芋丸子、
黑楞楞、抿節、攤和、
涼粉等等
等著你來!
小編先吃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