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知識一病一穴,103個,穴準病愈!?
請大家收藏!
一病一穴,穴準病愈,哪里痛就噴哪里,就是這么簡單
1、救命穴——人中
2、萬能穴——合谷
3、長壽穴——足三里
4、消氣穴——太沖
5、強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飛揚
7、疏筋穴——陽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脹穴——公孫
9、補腎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補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極泉、尺澤
13、皮膚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鳴穴——少海
16、頸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內關
18、頭暈、嘔吐、腸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嘔吐穴——涌泉、內關
20、鼻炎穴——豐隆、手三里
21、護膝穴——曲泉
22、手腳麻木穴——復溜、環跳
23、糖尿穴——地機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膽結石穴——中瀆
26、失眠、遺尿遺精穴——然谷、太沖
27、恐懼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沖、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瘡穴——孔最
30、雀斑穴——絲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魚尾紋穴——瞳子髎
33、噩夢穴——厲兌
34、肚子痛穴——下巨虛
35、胃腸炎穴——天樞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腎炎穴——水道
37、嗓子失聲穴——大鐘
38、黑眼圈穴、皮膚增白穴——四白
39、減肥穴——帶脈
40、月經不調穴——水泉、帶脈
41、腦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傷穴——大包
44、厭食、脫發穴——太溪
45、便秘穴——帶脈
46、過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腦血管穴——瘛脈
48、網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澤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經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盤突出穴——筋縮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腫痛穴——少商、關沖、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澤
55、急性扁桃體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間 咳嗽穴——魚際
58、補氣穴——經渠、氣海
59、感冒、白內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發穴——浮白
63、膽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暈車穴——關沖
65、疲勞穴——液門
66、急性胃痛、急性腸炎穴——曲澤
67、高血 脂穴——環跳
68、腰酸穴——風市
69、化痰穴——豐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陰交
71、 抽筋、扭筋穴— —陽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蕁麻疹穴——太沖、風池
74、鼻出血穴——內庭
75、痛經穴——蠡溝、帶脈
76、口腔潰瘍穴——間行
77、瘙癢、調節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縮穴——大都
80、心臟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風穴——復溜、筑賓
82、外腳踝關節穴——丘墟、外關、解溪
83、性功能穴——會陰、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臟補血穴、抑郁穴——極泉、
86、冠心病穴——云門
87、腎結石穴——筑賓
88、落枕、偏頭痛穴——外關
89、電腦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風穴——百會
92、精神病 穴——涌泉
93、水腫穴——承漿
94、口眼歪穴——頰車
95、老人癡呆穴——老人穴
96、靜脈曲張穴——太淵
97、黃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100、心肌梗塞穴——極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風市、足三里
102、發熱穴----膻中(大椎、肺俞)
103、癱瘓穴----環跳、陽陵泉、委中
白云山維一 養絡通植物精油,是一款純植物精油,獨家配方,由50種中草藥浸泡而成,包括藏紅花、人參、遠志、木香、獨活、天麻、羌活等等。
噴一下5秒見效,持久發熱30-40分鐘,4小時持續能量激活,7天恢復青春活力???/span>理氣,祛濕排寒,通絡,清毒,舒骨,潤肌。
低頭族,頸椎病,肩周炎,關節炎,肌肉酸痛,輕輕松松解決疼痛,讓您跟酸痛說再見。
白云山.維一植物精油:適合人群
【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腰酸背痛情況
【上班族】:長時間坐著,運動少,肩頸很不舒服
【微商族】:長時間玩手機、手臂僵硬、脖子僵硬、少運動
【開車族】:這是一個常見問題,長時間開車、肩頸不好、腰酸背痛
【麻將族】:一坐4個小時、手腳麻痹、一身酸痛、肩頸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寒濕族】:宮寒痛經長肌瘤,引發各種婦科疾病.濕氣重肥胖等.
【風濕關節、痛風】系列的癥狀
1、患有各類頸椎病、頸椎增生癥(骨刺)的人群。
2、患有肩周炎、肩周及上肢疼麻、網球肘的人群。
3、患有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骨刺)、腰部活動受限、坐骨神經疼痛的人群。
4、膝關節過度勞損、老寒腿、滑漠炎的人群。
白云山.維一植物精油使用養護肩頸的好處:
(1)放松神經、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腦部供養、緩解肩頸酸痛、神經痛,肌肉酸痛、偏頭痛。
(2)改善失眠多夢、精神衰弱的癥狀,強化心靈,讓活力充沛。
(3)改善緊張、滯悶的精神狀態,提神醒腦。
(4)提高免疫力,改善亞健康,增強身體抵抗力。
(5)改善肝氣郁結引起的皮膚干燥、無光澤、長斑等皮膚不良現象。
(6)預防肩周炎、頸椎病。
?
白云山.維一植物精油禁忌人群:
1:開放性傷口禁用,等結痂后再用。
2:生理期肚子和腰部不用其他位置可以用,有痛經的小肚子和腰部可馬上用。
?3:?孕期、哺乳期禁用。
4:皮膚過敏者禁用。
5:兩周歲以下幼兒禁用,5-6歲的小孩稀釋后慎用。
6: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慎用。
7:拉傷、扭傷嚴重的,不能馬上用,先冰敷,24-48小時后等沒有繼續膨脹和腫時再用,輕微的扭傷、拉傷可以馬上用。
8 :?體內有內置鋼板螺絲的患者慎用,等鋼板拆了再勺情考慮!
9:有感染病灶的或化膿的人禁用,但如腳氣、香港腳、腱鞘炎(腱鞘囊腫)、跟腱炎、滑膜炎等可以用的。
白云山.維一植物精油使用方法:
噴霧型精油,攜帶方便,使用簡單,用法貼心,哪里痛噴哪里??梢远鄧妿紫?,用量大些,效果更顯著!
1:稍稍按摩后直接噴于疼痛處,涂抹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裹10-20分鐘后揭開用面巾紙擦干皮膚的水珠防止反滲效果更佳,盡量避開空調、風扇,兩小時內不洗水,有助效力盡發揮。
2:一天噴2~3次;嚴重者每天噴3~5次!七天一療程,基礎使用3-5個療程?病情病史年齡不同,藥效的吸收也不同,堅持使用,效果更佳。
3: 1~2瓶是體驗,5~10瓶是調理,隨隨便便的用是難以達到理想效果的。
白云山維一精油深度通經絡,祛濕,清毒,潤?。ㄍ▌t不痛,痛則不通),
是預防保養排寒排濕排淤,到達有效調理和改善的效果。
?根據年齡,體質,癥狀的嚴重程度不一樣可分為三種:
?一?:輕度癥狀:3個月左右,偶爾會痛,脹,如玩手機2個多小時,出現酸,麻。每天用1-2次,七天為一個療程,堅持用1-2個療程。?
二?:中度癥狀:6個月左右,一星期會痛3-4次的,不管時間久不久都會痛的癥狀,每天用2-3次,七天為一療程,堅持用2-3個療程。
?三?:重度癥狀:一年以上的癥狀,經常痛的(一個星期4-5次),或天天都會痛,會有痛發癥。一天用3-5次,七天為一療程,堅持用3-5個療程。
?根據每個人的年齡,體質,身體狀況不一樣,用的量不一樣,效果也就不一樣。?一瓶可以噴200多下,6下為一毫升,輕度的一次1毫升,中度一次2毫升,重度一次3毫升。?幫助我們調理的作用,而不是為了省錢的,當然調理好了是不是省下了一大筆的看病費,手術費…
精油可檢測出身體癥狀,使用過程出現的各種感覺的反應:
1.辣--表明表層經絡通,氣血運行快?!揪统煞?span style="max-width: 100%;line-height: 1.6;">里有生姜,可以去寒氣】?
2.噴上沒感覺、不熱、好涼——表層有風寒濕邪可以按摩,拍打貼保鮮膜。?
3.癢——有風邪,需拍打按摩,加速排風邪,一般2?~5天就會消失。
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其實是人體的陽氣在往外頂體內的濕。由于風邪重或血燥熱,人體的經絡不是很暢通,會遇到一定的阻力,
4.痛——說明這部位經絡嚴重淤堵,氣滯血瘀,經血下行不暢,噴精油后會有更痛感覺,這是精油在打通經絡的過程,用拍打,按摩,熱敷,貼保鮮膜,加大噴的量和次數,一般3一7天可消失。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5.用到中途不熱——是在排深層的風寒濕到體表,所以表層感覺不到熱,需加量,加速運行。細胞修復需要一定時間,尤其是關節部位,傷筋動骨需100天。
6.出水氣,出現小疞瘩——說明濕氣很重,體內濕毒太重。
7.一塊一塊紅——說明體表有些部位通,有些不通,慢慢會消失。
8.整片紅——排除酒精過敏,說明體表通暢。
9.中途出現酸脹--氣血虛,需加量,一般3-5天會消失。
10.麻——比較嚴重長期淤堵,肝血在人體器官組織中不正常匯聚引起的,氣能過來,血過不來,說明細小的經絡通,但大經絡不通,等通的面積大了,麻就會消失。
11.酸——是身體血液中乳酸堆積不易代謝的結果,酸其實和癢一樣,也是一種身體的臨界狀態,往好的方向,就是健康;往壞的方面,可能就是疼痛了。說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虛,加量用,一般3?-5?天會消失。
12.脹——是指肌肉組織不正常的擴大,氣很足,其實大都是由于管道受阻,造成身體的代謝出了問題所致,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疏通經絡,就解決淤堵。
13.疲乏——本身缺少氣血。疲是外在表現,乏是內在感受,解決的方法需要綜合調理。
14.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就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15.出淤青——說明身體結節太多,疏通了就好。
注: 關于噴上去為什么會發燙,是因為所有祛濕驅寒活血化瘀的中藥材都是熱性藥,藥性屬熱,通過超微原液分子的技術快速滲透到患處,打通血液微循環,加速血液流動,激活患處細胞再生釋放熱性的藥物精華才會感覺到發熱。?健康小提示:?血遇熱則行,經遇熱則通,?寒遇熱則溫,濕遇熱則散,風遇熱則出,火遇熱則解,?痰遇熱則化,虛遇熱則壯。癌遇熱則亡!這就是中醫去病的道理?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我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