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指導全市開展“兩岸是一家,創享中國好未來”為主題的涉臺教育宣傳月活動。
活動在全市11個區的120多所中小學校和街道社區,以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孫中山大元帥府、黃埔軍校等“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展開,合計發放《兩岸是一家,創享中國好未來》涉臺教育宣傳冊7000多本,3萬多名學生和民眾參與其中。
活動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遞兩岸同胞是血濃于水的“兩岸一家親”理念,鼓勵臺灣同胞參與到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來。
,天河、番禺、黃埔、南沙、海珠、,發揮本區優勢,結合本地特色,分別舉辦了不同形式的涉臺教育活動。
天河區前進街、番禺區洛浦街、黃埔區黃埔街等街道辦事處在各社區開展了“涉臺宣傳進社區”活動。街道民眾通過歌舞表演、展板宣傳、發放資料、知識問答等形式,、臺灣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兩岸經貿交流、大陸居民赴臺旅游、惠臺政策等內容,,介紹臺灣地理人文知識。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社區民眾無論老人、青年還是孩子,都認真觀看展板、資料,踴躍參與現場問答,熱烈的氛圍和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不少來穗的臺灣同胞參與其中。
在天河區前進街的活動中,一位來自臺北的游客主動走上舞臺,回答提問,向社區居民介紹臺灣的美食美景,希望兩岸能常來常往,加深彼此的了解。?
海珠區、南沙區、增城區分別在100多所中小學校開展活動。海珠區在本區100多所學校舉辦“兩岸是一家,創享中國好未來”宣傳圖片展;南沙區在17所學校共18個校區舉辦“情暖海峽,兩岸一家”涉臺宣傳進校園圖片展。增城區實驗小學更是特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朗讀者活動。
增城區實驗小學以“擁抱新時代,兩岸是一家”為主題,171名學生、50多名老師和部分家長懷著對祖國和平統一、繁榮富強的美好祝愿,用情景劇、舞蹈、歌唱、管弦樂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誦讀、歌唱兩岸的經典愛國詩歌,特別是《鄉愁》《外婆的澎湖灣》《寶島臺灣在我心中》《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等精彩節目,給所有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學校的孩子們通過參觀圖片展,開展知識競賽,參加朗誦表演等形式的活動,,牢牢樹立臺灣同胞是中華兒女血濃于水的一家人理念。
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是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也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自2015年起,在每年11月均舉辦綜合性的“黃花文化節”活動。今年,,與黃花崗公園共同舉辦了文化節活動。
以“緬懷革命先驅、傳播愛國精神”為主題,以傳統菊展為主要形式,配合開展繪畫展、愛國主義教育文史圖片展、主題攝影展、革命詩篇朗誦匯演等一系列宣傳活動,內容傳統高雅,宣傳范圍廣范,群眾喜聞樂見,民眾參與度高。市民在賞菊的同時,也在傳統而高雅的藝術氛圍中感受歷史文化,緬懷革命先驅,傳播愛國主義精神。
在“黃花文化節”期間,、中華日報、古都電臺、中時電子報等媒體記者來穗前往采訪,并安排臺灣屏東縣賓茂初中、初鹿初中、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等90名師生,以及來廣州參加“第十三屆穗臺校長論壇”的臺灣高校校長參訪團,分別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參觀。
來自臺灣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曾信超動情地說:黃花崗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向往,曾經只是書本里的印象,今天終于身臨其境竟是激動地無法言語了。希望臺灣的年輕學生都能來這兒看一看,加深對歷史的了解。
,突出自身特點充分發揮海峽兩岸的溝通橋梁作用,常年熱情接待臺灣各界人士及民間團體,推動兩岸同胞之間的了解與交流,促進心靈契合,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來源:臺灣青年在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