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捉刀季
傳播做得好,產品賣得高;廣告做不牛,代表累成狗!
不管是OTC代表、臨床代表、招商經理、學術經理、基層代表,沒有企業給予宣傳拉動支持,把產品品牌、功能賣點、價值訴求撒出去,光靠人推,靠嘴說、靠PPT、靠開會、靠拜訪,絕對嘴皮磨薄,小腿跑細,累的要死。
大咖奧格威有言:推銷產品如果不做傳播,就如同,在黑暗中向情人遞送秋波。
吃瓜群眾老季說:藥企宣傳能夠,做名氣、樹形象、省力氣、搶時間、打競品。
老季撰本文,以傳播立場,選擇這兩年所觀察6個案例,簡析下醫藥實效傳播的思路趨勢。
在選擇案例時,只以啟發性為標準,不論企業大小,效果各有成敗,僅供參考。
老季一家之談,大家輕點拍磚。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1、馬應龍:廣告要活成段子
繼老干媽后,馬應龍痔瘡膏火遍美國亞馬遜!收服了不少歪果仁的“菊花”。
略帶私密性的體驗,一句句比喻擬人的神點評,出口轉內銷,刷遍了朋友圈。
比如“好像是屁股在抽薄荷香煙”、“像寒冷激爽的冬季微風從菊花中穿過”……讓人會心一笑,產品功能也做了深度傳播。
在內容營銷上,馬應龍此前已經早有準備,和網劇團隊合作的《關我屁事》、《菊花的秘密》等創意視頻,都有不錯的播放量。
《讓你的屁股笑開花》廣告中,“面對巨大的壓力,一聲不吭,默默承受”、“痔瘡去無蹤,屁股更出眾”視頻文案,幽默、戲謔、戳中笑點,引起共鳴,引發海量傳播。知名度、認知度和形象感,一下子引爆了。
啟示:
我們生活在焦慮時代,對娛樂需求旺盛。短視頻、網劇花絮、段子、爆款圖文、漫畫、表情包……藥企能生產自帶引爆點的話題內容,把產品信息搭載進去,就有機會能實現低成本傳播。
對于治療引發日常尷尬和痛苦的小疾性產品,痔瘡、便秘、尿頻、過敏、打鼾、消化不良……把廣告做成段子內容,輕松、娛樂化、病毒性、別像廣告,就更容易成為視頻網站、微信、頭條的內容傳播轉發,從而有效輸出產品價值,與目標用戶有效溝通。
同類內容中,還可參考杜蕾斯的微博、婦炎潔的直播、醫生站南山南版歌曲、康美之戀歌曲等。關鍵是發現藥物功能主治疾病中所“天然具有的戲劇性”。
點評:廣告成段子,屁股笑開花。大家都轉發,廠家笑哈哈。?
2、口炎清:知名度和形象感的平衡
朋友圈曾有一部名為《激情女神演繹上火來一泡》的視頻,尺度很大膽,畫面很香艷、氛圍很曖昧,充滿“事業線”。
視頻結尾轉折,是口炎清顆?!瓣P注上火人群”的宣傳視頻。而其廣告語為“上火來一泡”。諧音擦邊球,大家自行腦補。
據說上線一周點擊量過300萬,微博閱讀量近900萬。
顯然企業是希望通過新媒體手段,在銷售旺季推動品牌傳播。
其實這類擦邊廣告并非孤例,桂龍藥業的“復方青橄欖利咽含片”,曾邀請芙蓉姐姐拍攝了一系列的宣傳視頻,也是畫面挑逗、情節大膽、對白性感,廣告語是“不爽你就含一下”。
注意這些廣告都是性暗示擦邊。在這方面,可以想想杜蕾斯,創意妙想層出不窮,蔚為風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口炎清和咽含片,都是口腔癥狀;而杜蕾斯本就是和性直接關聯。這也就造成了對二者廣告的評價,褒貶不一。
啟示:
老季讀書時,發現有這樣一個新聞學觀點,可供參考:老百姓一般都喜歡看三類新聞為“3S”,即Sex(性)、Scandal(丑聞)、Sport(運動)。
所謂食色性也,有情色信息,具有爭議性的內容,激發獵奇,易于傳播。何況,現在整個互聯網語境,就是口味越來越重。
但藥品娛樂化營銷,這個“度”必須要把握好。在傳播力和形象感之間,找到平衡點。
但營銷傳播,就是舍得。不破不立。啥都想要,勢必中庸。關鍵是企業自己去把握了。
在傳播上,要分階段,用話題視頻開路后,過了導入期,必須用后續內容補充,轉移關注點,引導正形象。而不能一味地頂風,做不好,對藥品形象是損失。
點評:上火來一泡,廣告妙不妙?歡迎來點評,碰撞才知道。
3、慧寶源:被關注被記住,就值了
做招商傳播的,核心要解決的是產品價值點的到達率,然后才考慮認知度。
必須承認的趨勢是,行業媒體+新媒體,已經成為招商的最優組合。
借助新媒體如賽柏藍等、結合傳統行業媒體,綜合利用行業公信力和形象積淀;并解決到達率、覆蓋面和及時性,能更迅速地達成企業招商目標。
單純從招商文的操作空間看,新媒體在文章長度、視頻圖片組合形式、H5頁面豐富形式,在美觀度和表現力上,更利于招商信息的迅速傳達和深度表現。
對賽柏藍公眾號閱讀,可注意到,從去年開始,慧寶源、黃梔花、青松華,漢森、內蒙古蒙藥等企業,發布宣傳的曝光度很高。老實說,這些企業原非知名,但經常發發宣傳,逐漸地也混個臉熟。對這些企業和產品,有了正面的印象。
據賽柏藍的編輯介紹,慧寶源2016年發了40多期軟文,招了2000代理商信息。綜合看,比傳統手段效率高很多。
據老季操刀的云南、浙江、新疆、四川、西藏等地民族藥、植物藥案例,單篇閱讀量一萬上下,一般接幾十或一百以上的代理商信息,基本都能達到客戶滿意度。如果持續投放,效果還會更加吸引人。
不得不說,新媒體現在絕對是醫藥第一選擇。至少三年紙媒體都不看了,再就是傳統媒體的文風,溫溫吞吞,欲說還休,去藥交會花了二十幾萬,喝了三頓酒,收集了三十多人信息。
啟示:
在第二三陣營的企業,新媒體是招商宣傳的首選。傳播上,十幾萬有小成,幾十萬能做透。性價比很高。
關鍵點是:發布頻次要合理,不能打一槍就走,要做透;再就是品種有基本吸引力。
點評:文圖加視頻,表現力驚人。用好新媒體,一朝天下聞。
4、東阿、三九:藏到熱追劇
近年影視劇廣告植入,已是標配。剛播的《歡樂頌2》里,品牌植入超過50個。
老季表示:廣告中插入影視劇的節奏啊。
藥品植入印象最深的,一類代表是網劇《太子妃升職記》中的白云山金戈,押中寶,劇火了,產品深度植入。畢竟該劇組太窮,必須靠金戈挺住。劇中甚至有“金戈杯對詩大賽”,演員們口誦“今宵無人共枕,枉費金戈一片”。讓人由衷佩服。
神經的劇情,也引發幕黨、舔屏黨,觀眾自發“安利”,形成大量傳播!
另一類代表是明星云集的大劇,比如《甄嬛傳》、《女醫明妃傳》中的東阿阿膠;《青云志》、《何以笙簫默》中的999感冒靈。
在全民娛樂時代,借助影視劇有效植入,產品被熱議、熱搜,品牌廣量曝光,認知度暴增,獲得了巨大的二次傳播效應。
啟示:
潛力影視劇、綜藝節目,都是大中藥企可能的機會。
金戈或許想不到《太子妃升職記》這不雷劇大火;京都念慈菴或也沒想到《吐槽大會》第二季,能引爆網絡,并且比第一季長壽。
植入或者冠名,都是押寶。
而很多藥品植入廣告手法粗糙、劇情生硬、強迫劇中人物說臺詞,來了一段口播,滿屏尷尬。
而植入考察的是企業對產品內涵深度把握,要從編劇源頭介入,注入內容制作,找到品牌價值與劇情內容的最佳融點。做到場景和語境的不違和,能既贏得了知名度,也不為美譽度挖坑。
點評:押寶影視劇,植入來借力。太硬易被罵,太軟難尋覓。
5、復方丹參滴丸:雨點大,雷聲也要大
以公關傳播視角,老季把中國藥企粗分為四類:
第一類,雨點小,雷聲?。夯顒記]啥影響力,也沒預算搞傳播;
第二類,雨點小,雷聲大:事實托不住宣傳,弄不好就成了吹牛;
第三類,雨點大,雷聲?。河行侣匋c,活動規模大,宣傳跟不上;
第四類,雨點大,雷聲大:善于做好事件,并打實證據,然后加倍傳播。
復方丹參滴丸就是第四類。
復方丹參滴丸,從1997年,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FDA的IND許可的復方中藥”;到2016年,成為“全球首個完成美國 FDA Ⅲ 期臨床試驗的復方中藥”。
20年時間里,“美國、FDA、臨床試驗”,緊緊綁定在“復方丹參滴丸”的品牌形象上,獲得了多少免費的報道,也為產品和企業的認可度和美譽度上,加了很多分數。
而這些對于品牌增值、終端銷售,對于拉動醫生和患者,具有相當作用力。
在處于II期或者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的中成藥中,桂枝茯苓膠囊、扶正化瘀片、杏靈顆粒、威麥寧膠囊、康萊特注射液、連花清瘟膠囊,均是在美國做臨床。
我們不妨思考下,上述藥物與復方丹參滴丸在形象上,差距在哪?差別在哪?
啟示:
處方藥品牌傳播,需要在法規制度的鐵壁和公眾需求的夾縫中尋找突圍。
特別是“類OTC品種”、慢病產品,身份是處方藥,卻必須兼顧醫生和患者,如糖尿病藥物、心血管疾病藥物、抑郁癥藥物、乙肝藥物、計劃外免疫疫苗等,占據核心媒體,面向全行業發聲,形成鏈式傳播效應,不對積累,誘發二次三次傳播,是企業的一項必備武器。
點評:廣告不能搞,傳播要有招。旗幟舉的好,銷售才能高。
6、Rx:學術傳播,別讓代表哆哆嗦嗦進院了
央視12.24暗訪,掀起了新一輪醫院整頓風暴。
大環境是醫藥代表、地面學術活動,都容易被盯上。說不好哪次就成了負面案例。
大趨勢是地面學術,一定是向新媒體轉移,特別是金字塔腰部以上專家、醫生。
在醫學信息傳播上,互聯網優勢明顯:面廣、迅速、費用低、互動多。、
對藥企處方藥傳播,在傳播藥品學術信息、臨床病例討論探討、醫生繼續教育方面,甚至推廣代表培訓,新媒體都是很好的端口。
技術就是推土機,現在網速和直播技術,可以輕松舉辦學術回,規模數倍于一場衛星會,而費用卻低了一多半。一場直播+復看學術會,可以做到幾萬人次。
經過兩年的拼殺,剩下的聚合了醫生群體的端口,已經很清晰了。比如醫學界、丁香園、醫脈通、春雨醫生等。
諾和諾德的“糖醫網”在醫生和患者的糖尿病教育上,阿斯利康等企業開展會議直播,也是“雨點大,雷聲也要大”的傳播思維。
啟示:
醫藥傳播,從傳統媒體(紙媒、電視、電臺),越來越進化為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
處方藥E-Marketing,誰轉型的快,占住傳播端口和平臺,誰就更有機會,形成領先優勢。
點評:線下風暴烈,線上好自由。傳播能做透,代表別發愁。
現在點評下“激情女神上火來一泡”的廣告吧,坐穩了,送你上去。
更多新媒體傳播,請與我們探討:13810647732 柏青